現代不少人都有便秘困擾,因此市面上推出各種可以幫助排便的產品,但食用時千萬要多加留意。廣東一位56歲婦人因長期有便秘問題,在朋友介紹下購買排毒茶來喝,雖然服用后便秘確實有改善,但只要一停用問題又會出現,婦人就這樣喝了排毒茶2年;近日她前往醫院檢查,竟發現腸道佈滿“豹紋斑”,經診斷后確定她患有“大腸黑病變”。
根據《廣東臺觸電新聞》報導,廣東梅州一名56歲婦人長期受腹脹、便祕所苦,在友人介紹之下購買“腸潤茶”來喝,起初癥狀確實有好轉,但只要她一停止服用,便秘問題就會再度出現,婦人只好持續喝了長達2年多的時間,沒想到最近婦人到醫院照大腸鏡,竟發現她的腸道布滿類似于豹紋的棕黑色紋路,經醫生診斷后確定她患有“大腸黑病變”。
市面上“排宿便”腸清茶的產品中,多含有大黃、番瀉葉、決明子、蘆薈,澤瀉等,主要成分是蒽醌類物質的瀉藥,該物質會刺激腸壁的神經元,促進腸道蠕動從而通便,但濫用瀉藥最為嚴重的后果是會造成結腸黑變病,增加患腸腫瘤的概率。
大腸黑病變(melanosis coli)俗稱“黑腸癥”,這種病主要是因為長期服用“蒽醌類瀉藥”所引發,像是番瀉葉、蘆薈和大黃衍生物,當這些瀉藥通過結腸時,會讓腸道黏膜細胞脫落和死亡,并被巨噬細胞吞噬,最終導致“脂褐素”沿著大腸管壁沉積,一般只要連續使用這類瀉藥數月,就可能導致大腸黑病變。
不過只需要停止服用這類瀉藥,腸道就可以逐漸恢復正常顏色,而且目前并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,大腸黑病變和大腸癌有關係,因此就算罹患此病也不用太過恐慌。但依賴瀉藥改善便秘并不是長久之計,反而應該從日常生活、飲食習慣下手,多喝水、多運動,以及多吃蔬果、全谷與豆類食物,增加膳食纖維與益生元的補充,都有助于促進腸胃消化。